绿色制造可以突破了资源、环境、能源的约束,促进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就需要政府机构为绿色工业和制造业塑造有利环境,具体来看可采取以下几类措施:
管理和控制机制
长期以来,制造业大排放量的主要污染源是首要的治理对象。在新的产业化经营下,监管条例可以建立更清洁的技术标准,建立工业处理排放标准,从而尽可能的要求使用最好的技术。
经营许可是激励政策的新思路,例如土地使用规划,鼓励现有工业和园区通过材料回收和方案转换朝更闭合的制造模式发展。政策和规划可确保新工业园和资产的发展和管理按照工业共生的原则进行,能成功改造成生态工业园区。
管理和控制机制可以促进诸如预防污染者付费和生产者延伸责任等原则的实施,使得复杂供应链的大制造商更加青睐循环生产和再制造回收系统。
经济或市场调控手段
以工业用水减排的经济调控为例。一般情况下,为在工业用水中促进水资源综合管理,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使用费来建立价格体系,或通过交易许可证机制来限制使用量。所谓交易许可证是指,在共享河流的水资源市场,需要高值水的用户可以向只需低值水的用户购买或租赁。使用交易许可证机制的目的是使代理商用最低的减排成本实现减排责任的转移。在美国,水资源调度市场已经在干旱的州建立,并取得了相对成功。我国也可借鉴此种经济调控手段,推进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财政手段和激励机制
在某种程度上,税收是政府受益,而纳税人没能获得与付出等同的回报,我们认为税收是不求回报的。部分特殊产品和行业可免税。我们可指定部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目的,如,可将部分税收投资到清洁能源领域。全球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对绿色产业和清洁技术提供补贴。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财政部宣布将为绿色汽车的购买和五个城市的电力车充电设施建设提供大量补贴。
绿色制造也可由财政手段支持,如周转基金、环保基金、保险基金、优惠贷款和其他形式的绿色补贴。通过奖励而非处罚,绿色补贴和上网电价政策是推动清洁技术、促进绿色产品生产、预防污染和促进回收发展的重要手段。
自愿行为,信息和能力建设
经合组织认为,面对“多维”环境,政策制定者应补充记录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总体污染,包括其使用方式、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等。此时,监管和信息手段往往比引入税收或信贷交易系统更有用。信息手段有各种形式,具体包括产品信息、产品标签和产品报告。
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实施和协调生态标签计划,开展消费教育活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并认同新推出的标签和产品信息的计划。近年来,国家生态标签计划已在巴西、中国、印度等多国启动。除了与私营部门合作引进生态计划,公共部门也可以其他范例作参考,通过长期公共采购方案实施已获普遍认可的绿色标签计划和标准。政府也可以针对特定规模的企业或特定行业引进支持计划,特别是清洁生产或生态效益。